
在改制前,英國的教育制度*與香港相似。學童可於3歲就讀2年幼稚園/預備班,其後便分為三階段的升學路程,包括六年小學、五年中學以及兩年預科(猶如香港舊制的中六中七)。學童於小學至初中其間需應考「SATs」(Standard Attainment Tests),以作來評估其學習能力,而學童於第6班所應考的SATs將視為升中試之一,情況如同香港學童所應考的「學能測驗」一樣。

學制長短的差別
香港的中小學合共十二年,學生在完成中六後須參加 香港中學文憑試 (HKDSE)。相較之下,英國的基礎教育通常為十三年,學生需先完成 GCSE(約16歲),之後再進入 A-Level(約18歲) 或國際文憑課程 (IB)。這意味著英國學生往往比香港學生多兩年的時間準備大學,能更充分地探索興趣與專業方向。
課程設計的靈活性
香港的課程設計偏重應試,核心科目如中文、英文、數學及通識教育為必修,選修科目相對有限。英國則以靈活著稱,GCSE 階段科目選擇多元,而 A-Level 或 IB 階段則可根據個人志向進一步專注,這有助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找到更明確的發展方向。
考核方式的不同
香港的教育體系以公開考試為主,一試定生死的壓力巨大。相對而言,英國更注重持續評核,包括平時成績、課業報告、專題研究和期末考試。這種方式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表現,而不僅依賴一次考試。
升學與國際銜接
DSE 主要針對香港本地大學,雖然部分海外大學亦接受,但認受度相對有限。相比之下,A-Level 與 IB 的國際認受性極高,幾乎所有全球頂尖大學均予以承認,因此更適合有意往英、美、澳等國升學的學生。
教學理念的差異
香港教育強調紀律與基礎知識,學生多數透過背誦與操練掌握考試技巧。而英國則強調 批判性思維、獨立研究與表達能力,學生經常需要完成論文、參加辯論,或進行跨學科專題研究,這種模式更貼近國際高等教育的要求。

總體而言,香港教育制度注重效率與基礎打底,英國教育則更重視靈活性與國際銜接。家長在選擇時,應根據孩子的學習特質、未來目標及家庭長遠規劃,挑選最合適的教育道路。
Soruce From UK101
編輯推介
- 為下一代迎接 AI 時代的全新世界做好準備親愛的家長們: 最近的新聞標題,讓許多人對人工智慧(AI)所塑造的未來既期待又不安。它帶來驚人的發展潛力,也伴隨著不確定與焦慮。身為父母,我…
- 杜拜房地產是否出現泡沫經濟?杜拜房地產:這次不是泡沫,而是穩健的成長週期 許多人問:「杜拜這波房市熱潮會不會又是泡沫?」短答是:雖然沒有任何市場能完全免於修正,但當前的…
- 為什麼杜拜砸下鉅資興建那些令人驚嘆的建築?真相遠比你想的更震撼——觀光只是表面。 杜拜那座擁有全球最高摩天大樓、人工島與未來主義巨型建設的天際線,常被視為吸引觀光客的手段——的確奏效…
- 川普品牌住宅:精明投資還是政治豪賭?奢華品牌住宅市場一向以「地位象徵」為核心賣點,無論是 Four Seasons、Ritz-Carlton 還是 Armani,這些名字代表的…